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历史直播:我的观众是老祖宗 > 187.第187章 郭守敬

187.第187章 郭守敬(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些叙述中都透露出《授时历》编撰工作的集体性。

四海测验

至元十六年(1279年),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提议:如今元朝疆域比之前大了很多,不同地区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时间不同、各地的时刻也不同,旧的历法已经不适用了,因此需要进行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以编制新的历法。

忽必烈接受了郭守敬的建议,派监候官十四人分道而出,分别在二十七个地方进行天文观测,后世称之为“四海测验”。

郭守敬从上都(今多伦)、大都(今BJ)开始历经河南转抵南海跋涉数千里,亲自参加了这一路的测验。

在其中的6个地点,特别测定了夏至日的表影长度和昼、夜的时间长度;测出的北极出地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新测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误差还不到5';测定了黄赤交角新值,误差仅1'多;取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与现今通行的公历值完全一致。

云中谁寄锦书来:谁说不是呢,不过话说这位好像没什么绯闻

雾都不予:玥玥说的这几个发明家好像都没有绯闻吧?

注意看,这个女人叫小美:好像是的,不过话说他这么厉害到底都干了什么啊?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这个就多了去了,一时半会儿根本说不完!

苏玥看着评论区,说:“那咱们来看看他到底干了什么吧!”

这些观测的结果,都为编制全国适用的历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编制历法

在《授时历》创作中,郭守敬虽然有专业分工,他负责制器和测验,但与整个创作中的其他部分以及总体工作,并非全然无关。

《授时历》的编制是一件规模较大的集体工作。工作中既有专人分工负责,也有重大问题的集体讨论。

《元史》作者除了在王恂、郭守敬的列传中记叙了改历之事外,还在许衡、杨恭懿等人的列传中也作了相当篇幅的叙述。

编制《授时历》

天文观测

郭守敬运用他改进、创造的天文仪器,进行了许多精密的天文观测,从而使《授时历》的编制有了可靠的观测基础。

他所从事和领导的观测项目甚多,如冬至时刻、二十八宿距度和星表、四海测验、黄赤交角以及一些历元时刻的测定,其中大部分数据都是中国古代历法史上最精确的,或近于最佳的。

其中较为知名的即为四海测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