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清留学生 > 第八节 遥望故国自有时

第八节 遥望故国自有时(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天晚上李圭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初四日,见幼童多在会园游览,于千万人中言动自如,无畏怯态。装饰若西人,而外罩短褂,仍近华式。对答自如,见圭等甚亲近,对答自如,吐属有外洋风派。幼小者与女师皆行,师指物与观,颇能对答。”

“甘那迪格省哈佛书馆,我国幼童课程窗稿亦在列,偿见其绘画,地图,算法,人物,花木皆有规格。所著汉文论策如幼童欧阳赓之《美国记》,潘铭钟之《游美记》,及其他诸如《哈佛书馆记》,《美国地土论》,《风俗记》亦尚通顺,每篇后附洋文数页,西人阅之,皆啧啧称赞…”

想了想他又提笔道,“其中有幼童杨竞存彦昌者,年十七,已出书五部,且制有自行车与钢笔等物,分列各馆,西人甚异之,…”

对此杨彦昌并不知情,自己的大名就这样算是第一次留名书上了。

第二天清晨,所有人在阿拉斯酒店吃完早饭,赶在九点之前又出发了。

李圭,字小池,江苏江宁人,2岁受聘任宁波海关副税务司霍搏逊的文牍,是中国近代邮政倡导者之一。

今年他被自己的洋人老板赫德派遣,来到美国参加这一届的费城博览会,庆贺美国建立一百周年,说起来堂堂大清国的海关总税务司竟然是个洋人掌管,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天,也就是农历七月初四,是李圭第一次遇见这些留美幼童,想起昨天报纸上的大肆宣扬他不由有些好奇。

杨彦昌几个和面前这位中年大叔互相抱拳拜过,这才发现他也不是一个人,李圭身后还有两三随员,互相介绍了姓名来历,李圭也并不以这些还是孩子而低他们。

“这里边放的都是你们的作业?”李圭好奇道。

阿拉斯酒店在世博会场外,对于能接待这样一批有趣的客人颇为用心,这一点从酒店房顶旗杆上飘扬的黄龙旗,和每日进出都有乐队在门口鼓吹便可见一斑,还别说,这样做倒有不少好奇的家伙打听过来,杨彦昌知道这家酒店的生意一定不错。

这天早上杨彦昌他们主要的目的地是大清馆,自从昨天见到了故乡人之后,似乎大家都等不及想要先睹祖国风采了,这不,一百多个幼童乘坐了馆内长达三十三里的旅游火车直奔大清馆的驻地而去。

下了火车,径直穿过智利,秘鲁二馆,刚刚转过一个方向,就见一个木制大牌楼上端端正正的写着“大清国”三字,亲切又陌生,古色古香的东方式建筑,一瞬间杨彦昌忽然想起那一年的上海世博会来,一时间感慨万千。

牌楼上横批“物华天宝”,有对联“集十八省大观,天工可夺;庆一百年盛会,友谊斯墩”,两旁有西辕门,上插黄底青龙旗,就跟出国前杨彦昌在国内见的官衙一个模子,他们刚到不久,就见从展馆里出来个长辫国人远远打着千就迎了上来。

“嗯!都是我们的,你这个就是我写的。”欧阳赓迫不及待的介绍到,“还有,大叔,你写书的时候能不能把我也写进去?嗯,是我们,把我们也写进去。”

经过刚才互相的初步了解他们已经知道李圭出洋考察写记录的事情了,得益于李圭一个随从的炫耀,大家都知道这本书或许总督李鸿章都能见,李鸿章啊,那可是只在容大人口里听到的传奇人物。

李圭笑了笑,奇闻轶事,本就是他记录的内容之一,“没问题!”

初次见面不甚熟悉,李圭纵然有许多好奇也只得放在心里,更何况这天天色渐晚,浅谈几句在杨彦昌几个的引荐下他又认识了刘其骏和邝其照,不久之后他就和这些新交的朋友告别了。

冥冥中他有些感觉,说不得自己还会再遇上他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