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清留学生 > 第十二节 他年应得书旧事

第十二节 他年应得书旧事(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眼前是一座高达十多米,四周宽广的三层建筑,很明显的美式建筑,古典大气,楼上四面都有悬空阁楼,遍插星条旗,据说当时修建足足花费三万美元,杨彦昌他们之前已经远远的过了。

这就是总理会馆事务官公署,除了必要的官员之外,里边还常驻了二百多个选自各行各业的专家,专门针对参展各国的展品进行筛选,评选优劣!这些他们都已知晓,但是现在矗立在这座建筑前的两排武装士兵明显告诉大家,这里边另有门道。

队伍里窃窃私语起来,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刘先生带着自己到这儿来?这儿不是办公地点吗?前些天他还告诫大家不要到这周围惹是生非的。

刘其骏让所有人排好队,无论是官派还是自费,一百四十多个孩子按着赴美批次,汇聚在了一起。

“我知道你们很好奇为什么来这儿!”他面带笑容,似乎有什么好事落到了头上,“我身边的这位客人是这次大会的总理官,他为我们带来一个好消息,友邦‘友乃德斯德次’的‘大伯尔士顿’邀请我们做客,他想见见来自大洋彼岸的客人。”<e,就是合众国。

八月二十四日,光绪二年七月初六,这天中午刘其骏和邝其照二人带着幼童专门宴请李圭,就在世博会内的餐厅里,准确来说这是一家中式饭馆,是由一家参加世博会的中国商人开办的。

我们中国人自古都有在餐桌上达成生意的习惯,这家老板也不知花了多少功夫才能在这开馆,杨彦昌不得不为其心思之密而惊叹。

饭馆很大有两层,离着中国馆不远,外边起来还是欧式风格,但已步入里边就感觉完全置身于东方了,墙壁上挂着的字画,四处精心摆放的屏风,还有八仙桌和木椅,客人不多,差不多都是对中餐好奇的白人,忽然呼啦啦一下子涌进一百多号客人,不禁吸引了馆子里所有人的目光。

在一片议论声中,只见几个头戴瓜皮小帽,身着灰绿色长衫,脑后一尾长辫,白色的毛巾搭在肩膀上的小厮就迎了上来,最前边的那个年轻人起来斯斯文文,规规矩矩,离着带队的刘其骏他们还远,远远着一帮子吊着长辫的同胞就打着千,拱着手跨出店门招呼起来。

“哎,客人们远来,客人们请进,往里走,往里走。”

大伯尔士顿,president,说的是总统,这年头也有人管它称作大伯尔玺天德,如果说前者可以算是音译的话,后者就明显蛋疼了。

不过这种累死人的翻译杨彦昌听得太多了,目前表示毫无压力。

队伍里一阵沉寂,忽然就爆发了猛烈的掌声,所有人都议论纷纷。

荣幸,激动,不知所措!

和后世的政治评论家们抨击这位几乎毫无作为的将军总统不同,这一年,格兰特总统依然是那个把国家从分裂边缘英雄将军,在美国,尤其是北方,这位军人总统有着无数的死忠,杨彦昌这一伙被安插在其粉丝大本营的幼童们,从寄宿家庭那儿已经听过不知多少次这位总统的传奇故事了。

“客人们吃饭点些什么?本店八大菜系,无论是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都有大厨,顶顶的手艺…”

杨彦昌离得还有些距离,但却听得一清二楚,一口的北京官话利索极了。五年来,在这美国的土地上他竟有些荒谬的感觉,自己莫不是置身于清代的某家小店里?

……

吃饱喝足,一行百数十人继续游园,不多时却见几个衣装革履的洋人径直找到了刘其骏他们。

杨彦昌离得有些远,只见几个家伙互相谈笑风生,没多长时间,刘其骏就招呼了所有分散的幼童,排好队跟在那几个洋人屁股后边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