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唐农圣 > 第210章 回朔州

第210章 回朔州(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然而,这个国债究竟有没有人愿意买,大家的心里却是没谱,毕竟,以前没有人搞过这玩意,最后,几位大臣商定之后,决定不能将数额发行的太大,弄个二十万贯,保证了先期的运转就好,而且,将年息定在一成。也就是说,百姓买一百文的国债凭证,第二年的这个时间,可以在官府兑换出一百一十文钱。

这个利息在这个时代来说,不算高,但也不低了,一般市场上的行情是二成左右,高的三四成,翻倍的都有,但那是小规模的私下借贷,没有这种朝廷大规模的向民间借钱有保障。

然而,令他们意外的是,发行国债的事情只是往外面露了点风,还没有正式印票据上市,就有人跑到衙门想要认购了,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在长安的一些西域胡商。

由于去年李世民以朝廷的名义担保,让他们在大唐民间借贷了许多货物,现在,他们对朝廷的信誉十分放心,一年时间,正好是他们往返一次的时间,将贩卖货物的盈余买成大唐的国债,不仅免去了运输,存放的损耗,还能得到一成的利润,他们何乐而不为?

贞观朝是不缺智者的,萧瑀得知这一情形后,立马建议李世民把国债的发行数量增加到一百万贯,然后,朝廷就进入了繁忙的票据印发中。

等这些事情安排妥当了,孙享福也必须要启程了,他不知道王麟在王家内部有多大的能量,万一王旭阴沟里翻船了,自己可就跟着倒霉了。

留了一组情报组的人员继续在长安监视王麟,孙享福在码头上送走了赵强等人之后,就带着张轲以及一百护卫打马直奔朔州,还是一人三马的配备,这样日行三四百里不难,倒是比李靖的行军队伍还快了几分。

“公子,那孙正明领着人往朔州去了。”

王麟在长安的一处宅子里,一个属下向他汇报道。

“嗯,他不回去,我怎么好杀他呢!这次可是父亲和几位家主大人共同出面运作的,即便是老三,也是被蒙在鼓里,若是能一举······”

国家信用一旦被建立起来,便是对付资本作乱的利器,李世民目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孙享福也是无意间做了一把推手,一百万贯,在原材料自产的情况下,足够保证关中平原的修路大业展开了,至于食物储备,在收到了孙二力报过来的数据之后,李世民的心里也有了点谱。

由于皇家农庄大量的启用了孙幸福村系的人为管事,更是有孙二力这样的人做主官抓生产,所以,去年春上关中虽然小旱,但冬季增加了一季蔬菜种植,各庄储备的大白菜,腌菜,有很多,由于种植耐旱的马齿苋等作物超量,各地鱼场,鸡场,猪场的饲料储备充足,吃到明年秋收都没有问题,家禽家畜方面,也能产出不少肉食。

所以,皇家农庄这边,不仅抹平了之前欠下的窟窿,还有不少结余可供皇帝调度,再加上幸福村百万石蝗虫粉的储备,只要岭南的粮食和淮南的大豆不断的运送到关中,会如同孙享福所料,关中百姓的食物,基本不需要别处地方支援了。

王麟得意的一笑,没有继续说下去,又看向那个家兵道,“让倭国人训练的人手现在能够用了吗?”

“歌舞表演方面,已经不输给青楼艺人,只是技击之法还算不得高明,还需要时日。”

“让他们抓点紧,这些人,最迟今年底我便要用。”

谁也不知道王麟训练一批美女刺客是干什么的,毕竟,孙享福没有这方面嗜好,当然,他针对的人可能是内部,他的二弟王浩,可是常年居住在百花阁这种青楼妓馆的。

皇宫里面的李世民也没有闲着,他就孙享福提出来的发行国债的事情,跟几位大臣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大臣们一致认为可行,只有让关中的百姓们有事可做,能够挣到吃食,关中的民心才会稳定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