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唐农圣 > 第694章 提点舍龙

第694章 提点舍龙(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这人比较笨,您还是告诉我,具体该怎么做吧!”舍龙比较直接的承认了自己还是不能完全领会孙享福的意思道。

他要是有那个悟性,就不会三年时间还没有修好一条路,建好一座城了,闻言,孙享福苦笑的摇了摇头道,“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建城的工程停下来,首先在宾川县沿金沙江寻找一个适合修建码头的地方,修建一座可供较多船只停靠的大码头,然后修通一条从大理城前往这个码头的宽阔水泥道路。这样,不管是从蜀中,或者其它地方过来的人,或者建材,还是你们这里要向外出售的特产,都能快速的进出,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能成倍的下降。”

孙享福只是这么一说,舍龙顿时恍然大悟,此前他们往蜀中运东西是怎么在弄?用独轮车,走群山峻岭,甚至还要过索道,不过就是一千多里的路程,却总是要走半个多月以上,而后世过来的孙享福却知道,其实云南的水系是很发达的,有多条大江在境内通过,正所谓大木出南中,这边木料,在宋明清时期,就可以靠着江水的推力,放排运送到长江中下游出售。

金沙江落差最大的地方在丽江石鼓镇往上游段落,到了大理宾川县往下游段,水流已经十分平缓,非常适合行船,只要对水道稍微进行一些梳理,沿江而上能够到蜀中的船只,基本都能够到这里,而只要解决了船运的问题,那么,整个地方就被盘活了。

“还有呢?”舍龙就是再傻,也知道孙享福这些建议,都是金玉之言,能够对云南之地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帮助,顿时有些迫不及待的道。

孙享福看了看他沮丧的样子,笑了笑道,“你确实已经很努力了,只是方法没怎么用对而已,看到定襄城的繁华,你就想回来建一座和定襄城一样的城池,你觉得,定襄那样的城池,适合你们云南吗?而且,你知道,定襄城为什么繁华吗?”

舍龙的智力不怎么高,不然,当初也就不会被王浩玩的团团转了,不过他胜在为人比较实在,不会因为自己不聪明,而想隐藏自己的短处,保住自己的脸面,他只会虚心请教,所以,他猛然从自己的桌案后面站了起来,躬身就给孙享福行了一个大礼道,“请孙少师教我。”

“舍龙将军无需如此,大家都是为了大唐而已。”

孙享福起身将舍龙的身体扶正,按到座位上,又道,“你要记住一点,要致富,先修路,你把城池修的再漂亮,没有一条快速,便捷的通往这里的道路,别人就不会愿意来你这里,大家都不来,那你的城池,就繁华不起来。

而且,我们汉人有句老话,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你修好了路,等于就是磨好了刀,这样,那些建筑工人和各种外地生产的建筑材料,就能够快速的运送进来,这样,你整个城池的修建,就会快很多。

“还有就是继续修通能够连通蜀中官道的水泥路,并且,不能单向修,让蜀中也开始动起来,向你们这边修,他们那边接受各种工具,建材物资等,比你们方便一些,修起来,肯定比你们轻松一些。”孙享福答道。

“这就没了?”好办法舍龙自然是巴不得多听一些的,见孙享福停住了话头,他一脸失望之色道。

另外,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你们不善修建城池大楼,就让专业的汉人建筑团队来做,你们开发好周边,为他们做好各项准备,提供一个比较舒适便捷的工作环境就行。

再就是,你要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长处,你们云南人,本就习惯生活于山林,居住在木屋建筑中,何必要学北方修建那些钢筋水泥大楼,你们这里到处都是大木,用这些木料,修建亭台楼阁式建筑,不仅更加唯美,也能节省你们的建筑成本,让你们的百姓居住的时候,也更加习惯。”

南方湿热,在岭南的时候,孙享福就已经见识过了,真让他们用水泥,瓷砖建屋,在没有空调,抽风系统的时代,屋子一旦建的太大,通风采光不好,一定会出现屋内湿漉漉的情况,除非他们能像冯盎那样土豪,把房屋的窗户,安上采光通风较好的琉璃窗扇。

否则,用干燥的大木建造的亭台阁楼,反而更加适合他们这里居住,人长期居住在干燥些的房屋里,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也有好处。

其实,像孙享福设计的那种新式围屋建筑,在云南也十分合适,稍后,在开发种植基地的时候,孙享福就会让此前派驻过来的农学生,按照那样的样式,建筑一些起来,给本地人打个样子,到时候,让他们模仿建造就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