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68节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68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无巧不巧,此次“山阳-汴京公路”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在展示给各家豪商的预算之后,明远也附上了一张用复式记账法记录的山阳镇公路修造财务状况表。

这张表看似毫不起眼,但立即引起了所有豪商们的注意。

不少人来向明远请教:这究竟是什么?

明远略略讲解之后,各家豪商都对这种记账方法产生了兴趣。纷纷要求派出家中的管事与账房,想从明远这里把这方法学去。

明远乐见其成。

大食数字就是阿拉伯数字,原本由印度地区发明,如今早已传入阿拉伯地区。据说在盛唐时,这种数字曾随着佛学东渐传入中国,但没能流行起来。

明远就打算给管事们多一个选择——他们既可以使用中文体系内的数字用来运算,也可以使用大食数字。他们觉得哪个简便就用哪个。

但复式记账法他强制自己名下所有产业的账房与管事使用。

这是因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法可以有效控制会计差错和人为造成的腐败。

明远当初只将这种记账方法教给了他名下刻印坊的账房,这账房听时只觉得麻烦,但一试之下,便知道利害:铜钱往来、货物出入库房、收入、支出……自有一层逻辑约束住账目。

他想要的,是一种能够同行于世的,清晰、便捷,有约束力的记账方法。业界人人熟谙,外人查账能一望而知,将来发生企业并购,核对起财务状况也会容易许多。

于是他顺水推舟地办了一个“经理训练营”。

宋人大多还不熟悉“经理”这个概念,他们有管事有账房有掌柜,另外还有充任中间人的“经纪”,但都未听说过“经理”。

等听完明远解说:这些“经理”们才纷纷明白,他们这些为东主工作,努力使东主的财富增加,而他们从中享有应得报酬的人,正是所谓的“经理”。

以往账房中可能会存在货出去了但是账没记的情况,但是铜钱一进来,或是应收赊账一记上,账目两边自然对不平,这就要求账房去核查。

这要换做是以往的记账法,漏记一项,可能根本无人察觉。但是复式记账法就不一样了。

传授复式记账法的工作,明远直接交给了刻印坊的那位账房先生,让他办了一个小班,向明远名下各产业的账房与总管事/掌柜开班授课。

明远的堂兄弟明十一也在“学生”中,而且每次都特别认真地记笔记。

这令所有的账房与管事都非常重视此事——天啦,连东家的亲眷都努力在学!这一定是好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